悦见好书 |《承续开拓与时代脉络:“十七年”时期中国科幻小说研究(1949-1966)》
来源:本站 点击:131 时间:2024-06-06
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,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;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,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。
——伏尔泰
“即便我们面对一个比较困顿的物质环境和外部压力,但我们同样可以用文字去书写我们的一种乐观情绪。这种乐观情绪,虽然在当时不一定能做出一个及时性的反馈。但我们给予时间,给予努力,也许就能够在未来的时间内,达成梦想中的蓝图性的或乌托邦式的境地。事实也证明,经过那么多年的发展,我们现在已经达到了某些小说中描绘的状态。
“无论是十七年时期的科幻小说,还是其他各个时间段内,或者其他文明的科幻小说。我们都是在做同样的一件事情。因为人类的想象力是共通的。我们可以通过想象去设计我们的未来,把握现在存在的意义。”
近期,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委会委员,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,硕士生导师肖汉著作的《承续开拓与时代脉络:“十七年”时期中国科幻小说研究(1949-1966)》一书出版。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,中国作家协会科幻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教授吴岩为本书作序。
2024年适逢中国科幻“双甲子”,从1904年荒江钓叟创作《月球殖民地小说》至今的一百二十年里,中国科幻文学历经了多个发展阶段,每个阶段的相关作品都展现出独特的美学特征。新中国成立后,科幻文学迎来新的发展契机,相关作品不断涌现。但此前囿于欠缺学术梳理,新中国成立后到“文革”前的十七年间的科幻创作实绩总是与各种既定标签捆绑,呈现出“雾里看花”之感。
而在新的文献资料与理论支持下,表现形式特殊的“十七年”时期中国科幻样貌逐渐清晰。它们根植中国文化土壤、描绘中国人物、讲述中国故事、传达中国砥砺奋进的精神,并在一定程度上预言了当前被科技加持的现代生活。
《承续开拓与时代脉络:“十七年”时期中国科幻小说研究(1949-1966)》以“十七年”时期中国科幻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,在尽可能详尽的文献溯源中,尝试还原这一时段中国科幻的整体样貌,并梳理其在中国科幻发展史与中国科幻文化氛围中的地位、作用及意义。本书对夯实中国科幻文学史、推动中国科幻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将起到良好的助力作用,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“十七年”时期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。